■本報記者 孫華
日前,國務院印發 《“十三五”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,部署加快建立符合國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,推進醫藥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
《規劃》中多次提到我國藥品行業流通行業集中度有待提升,鼓勵藥品流通骨干企業對于產業整合發揮更大作用。
“《規劃》鼓勵符合條件的藥品流通企業積極融資、并購,鼓勵中小型企業采取聯盟,降低經營成本,實行批零一體化、連鎖化經營,發展多業態混合經營?!碧祜L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柴博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對于目前醫藥流通行業現狀,柴博表示,截至2015年末,全國持有藥品批發企業經營許可證的企業數量約為1.35萬家,與“十一五”末持平;藥品零售連鎖企業4981家,零售藥店門店總數達44.8萬家,比“十一五”末增加4.9萬家;具有互聯網藥品交易資質的企業達517家。
他同時表示,2015年,藥品批發百強企業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的比重從2010年的69%提高至86%;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率從2010年的33%提高至46%;形成了3家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的全國性大型藥品流通企業(國藥控股、上海醫藥、華潤醫藥)和25家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,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。
柴博認為,2015年末15家醫藥流通上市公司(不含醫藥零售上市公司)的總市值為2568億元、總收入為3140億元,占2015年全國醫藥流通直報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24.87%(2015年全國醫藥流通總收入12625億元,全國前15強收入占比58.14%)。按每年10%的增速計算,預計到2020年全國醫藥流通總收入為20333億元,假設15家醫藥流通上市公司占全國醫藥流通直報企業主營收入的30%,則對應6100億元收入和168億元凈利潤,以30倍市盈率計算,對應市值5033億元,較現在有96%的市值提升空間,年復合增長空間為14.41%。